传承工匠精神 勇担时代重任 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心得体会

添加日期:2023-06-06 22:46:00    浏览次数:
  浅夏的五月,第十一届全国民政行业技能竞赛在安徽滁州落下帷幕。从备赛到参赛,我学到了很多,也明白了很多,最终获得国赛三等奖的成绩,需要感谢的人和事很多,特别需要感谢领导们的支持和鼓励,感谢同事们分担工作和热心帮助。在国赛的这几天里,我见到了很多优秀的殡葬人,他们那么优秀,依然在奋斗,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,也增强了信心,明确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。
  几点感悟
 
  首先,要认真学习专业殡葬知识。在比赛的过程中,专业术语使用、相关政策解答、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,这些都需要先学习理论,再运用到实践中。实践操作离不开专业理论的指导,只要完全掌握专业知识,结合相关政策,才能够真真正正的实践到工作中,使自己在工作中能够真正做到为群众服务。殡仪服务并不是单纯的完成一次接运服务,完成一场告别仪式,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圆满服务的过程,使参与者能够获得参与感、满足感。
 
  其次,多方面学习相关技能知识。殡仪服务不应重复过去的老旧形式,与时俱进是殡葬人应该给出的时代答案。殡仪策划仪式是重中之重,要深入挖掘逝者的精神,能够传承的美好品德,用生命影响和带动生命,促进家庭、社会的和谐。要与科技和文化更好的结合,用声光电的多媒体应用,策划出更有新意、更有启发、更能打动人的服务内容。学习新技能,利用新技术,开发新服务,推陈出新,是每一个新时代殡葬人不停奋斗的目标。
 
  最后,要有锲而不舍坚持到底的精神。比赛不是目的,只是检验我们的服务能力,最终要落脚到如何更好的为群众服务上来。能够坚持锲而不舍的坚持学习,义无反顾的坚持做一件事,保持一颗平常心,不计较得失,才能够战胜自己。站在赛场时,能够全身心投入,不胆怯,不退缩,全面发挥自己的水平,就是成功。
 
  难忘的事
 
  纵观整个比赛,面对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行业翘楚,大家都全力争取国赛的桂冠,作为第一次参加国赛的新人,紧张是难免的,我发挥了自己的水平,也留有应对不足的遗憾,更被一些小小的关爱所温暖:在第一场比赛用品销售时,突然发现切割花泥的工具是剪子而不是刀子,还增加了深度很大的花篮,这些都和平时训练完全不同;毛笔开笔不充分,非常影响书写质量;花材不够新鲜,影响整体效果……每一项对我都是非常大的考验。我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要淡定,不着急,一步一步慢慢来,一项一项解决困难,有惊无险的在最后一分钟圆满完成了追思插花和挽联撰写任务。
 
  相比第一天,第二天的比赛完全是意志力的考验。业务洽谈和模拟追思会早八点进入备赛室,选手所有物品都要放在赛场外统一看管。很意外,我抽到43号,按照每个选手半小时的比赛时间,这个比赛序号让我一直等到晚上八点,整整等待了12个小时。那天的气温很低,备赛室没有空调,大家穿的服装都很单薄,每个人都感觉非常冷,只能用双手不停摩擦脚踝,希望能够获得一丝温暖。在这12个小时里,备赛选手们被安排统一盒饭,又凉又硬的米饭让我的胃钻心的疼。让人更为着急的是,吃完饭是需要补妆的,但选手不允许去检录室拿补妆工具,这会影响实操环节里对选手妆容妆发的评分。临近我进入赛场前,我在竞赛志愿者的陪同下到候赛室整理妆容,望着镜中的自己,我险些委屈的留下眼泪,只能试着微笑鼓励自己。我深深明白,技能考核不仅仅是技术文件的操作考核,也是对选手意志力、审美能力、应急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核,还是对团队协作、服务保障等多重服务的考核。在任何环境和状态下,发挥自己的水平,平衡自己的心态,拥有解决未知突发问题的能力,这是我以后的努力方向。
 
  初心不染尘,清风恰自来。牢记女排精神:扎扎实实,勤学苦练,无所畏惧,顽强拼搏,同甘共苦,团结战斗,刻苦钻研,勇攀高峰。愿我们都能用最深的付出,收获最美的花朵。
(于海波)